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铅酸蓄电池壳体,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复数个电池单元格,所述每个电池单元格内壁设有复数根筋条,所述本体的复数个电池单元格分成两排布置;所述筋条竖向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加内部气体通道,改善了电池内部排气,可以减少气体对蓄电池内部正负极板的冲击,具有减少极板材料的脱落的优点。
公开号:CN214336794U
申请号:CN202120240464.5U
申请日:2021-01-2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钟松亮;夏朝阳;朱江川;钟开强
申请人:Hengyang Ritar Power Co ltd;
IPC主号:H01M50-11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壳体。
[n0002] 目前铅酸蓄电池组一般为6V 或者12V,其塑胶壳体为3个或者6个竖向电池单元格组成,3个或者6 个竖向电池单元格成一排依次布置,使得整个电池组的长度较长,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同时,由于采用竖向电池单元格,使电池与竖向电池单元格之间间隙较小,导致散热较困难,同时延长了加注酸性液体的时间,使加注酸性液体效率低下;同时由于间隙较小,导致电池内部气体排出困难,使气体冲击正负极板,加剧了极材料脱落的风险。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利于电池内部散热和排气,提高酸性液体加注效率的铅酸蓄电池壳体。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铅酸蓄电池壳体,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复数个电池单元格,所述每个电池单元格内壁设有复数根筋条。
[n000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本体的复数个电池单元格分成两排布置。
[n00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筋条竖向设置。
[n000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筋条上端部与内壁成δ角。
[n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δ角为5°~20°。
[n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池单元格为4个。
[n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本体上端部设有安装凸台。
[n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本体下端部设有支脚。
[n001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n0013] 由于本发明在每个电池单元格内壁设有筋条,有利于提高加注酸性液体效率,减少加酸液体的时间,改善蓄电池均匀性。同时增加内部气体通道,改善了电池内部排气,可以减少气体对蓄电池内部正负极板的冲击,具有减少极板材料的脱落的优点。
[n0014]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n0017]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n0018] 图4为图1的透视图。
[n0019] 实施例1
[n0020] 如图1-4所示,一种铅酸蓄电池壳体,其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内设有4个电池单元格,4个电池单元格分成两排布置,即上面两个电池单元格,下面两个电池单元格,每个电池单元格容积的大小与电池的正负极板相匹配。
[n0021] 如图1所示,所述每个电池单元格长度方向上的对向内壁设有5根竖向筋条11,即筋条11的长度方向与电池单元格的高度方向相一致,每根筋条11的高度与电池单元格的高度相匹配。这样将电池的正负极板与隔板放入电池单元格内,电池的正负极板与电池单元格内壁之间隔有筋条11,筋条11之间的间隙,便于气体的排出;同时筋条11之间的间隙,便于加注酸性液体,提高了加注酸性液体的速度。
[n0022] 为了便于正负极板的装入,所述筋条11上端部与内壁成δ角,所述δ角一般为5°~20°,本实施例中δ为9°。
[n0023] 为了便于铅酸蓄电池壳体的本体1与电池盖相连接,在本体1上端部设有安装凸台13,凸台13的大小与电池盖对应连接部位相匹配。
[n0024] 为了便于铅酸蓄电池壳体的放置,在本体1下端部设有支脚14,支脚14一般设有四个。
[n0025] 由于本发明在每个电池单元格内壁设有筋条11,有利于提高加注酸性液体效率,减少加酸液体的时间,改善蓄电池均匀性。同时增加内部气体通道,改善了电池内部排气,可以减少气体对蓄电池内部正负极板的冲击,具有减少极板材料的脱落的优点。
[n0026]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铅酸蓄电池壳体,其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内设有复数个电池单元格,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电池单元格内壁设有复数根筋条(11),所述本体(1)的复数个电池单元格分成两排布置,所述筋条(11)竖向设置,所述筋条(11)上端部与内壁成δ角。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δ角为5°~20°。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格为4个。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端部设有安装凸台(13)。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下端部设有支脚(14)。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KR100953614B1|2010-04-20|이차 전지 모듈
US6641951B1|2003-11-04|Battery cell tray assembly and sytem
CN214336794U|2021-10-01|铅酸蓄电池壳体
JP2014089822A|2014-05-15|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4378627U|2021-10-08|方便搬运铅酸蓄电池壳体
CN202839873U|2013-03-27|密封式铅蓄电池
CN214336795U|2021-10-01|一种铅酸蓄电池用电池壳
JP4117435B2|2008-07-16|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09145375A1|2009-12-03|Rechargeable cell
CN109148970B|2020-08-11|一种具有液体自循环装置的富液式铅蓄电池
CN207651566U|2018-07-24|一种马甲电池盒
CN210040279U|2020-02-07|一种安全性铅酸动力电池组
CN202651296U|2013-01-02|大容量低内阻镍氢方形电池
CN210403846U|2020-04-24|动力电池外壳和动力电池
JP3706064B2|2005-10-12|シール形蓄電池
CN210200869U|2020-03-27|一种集装箱储能系统用蓄电池
CN211295182U|2020-08-18|一种内防护型铅酸蓄电池
CN211980804U|2020-11-20|一种电池
CN211907517U|2020-11-10|高安全性的电芯壳体
CN211907478U|2020-11-10|一种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08955026U|2019-06-07|一种高性能便于携带铅酸蓄电池
CN209472027U|2019-10-08|一种电动车用组合式动力铅酸蓄电池
CN210429985U|2020-04-28|直联排电池加工用隔板顶入设备
KR20200127460A|2020-11-11|전지 트레이
CN210805946U|2020-06-19|一种少维护阀控式碱性二次电池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240464.5U|CN214336794U|2021-01-28|2021-01-28|铅酸蓄电池壳体|CN202120240464.5U| CN214336794U|2021-01-28|2021-01-28|铅酸蓄电池壳体|
[返回顶部]